氧化亞銅(Cu2O)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有哪些
2025-11-02
[5]
氧化亞銅(Cu?O)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多樣,可根據需求選擇物理法、化學法或生物法,具體如下:
一、物理法
真空蒸發法:將銅片放入真空蒸發器中,加熱至蒸發溫度,使銅原子蒸發并氧化為氧化亞銅納米粒子。通過控制蒸發溫度和蒸發速率,可以調控納米粒子的粒徑和形貌。
濺射法:利用高能離子轟擊銅靶,使銅原子濺射出來并在基底上沉積形成氧化亞銅納米顆粒。
激光脈沖法:通過激光脈沖瞬間高溫使銅材料蒸發,隨后在冷卻過程中形成氧化亞銅納米顆粒。
二、化學法
濕化學還原法:
步驟:以硫酸銅(CuSO?)或氯化銅(CuCl?)為銅源,抗壞血酸、葡萄糖或亞硫酸鈉為還原劑,加入堿性調節劑(如氫氧化鈉)控制pH至8~10,在50~80℃下反應1~3小時,離心或過濾收集沉淀物,洗滌干燥后得到紅色氧化亞銅粉末。
電化學沉積法:
步驟:以硫酸銅和乳酸鈉混合溶液為電解液,pH調節至9~11,采用鉑或石墨作為陽極,銅片或不銹鋼作為陰極,在室溫至60℃下施加恒定電流(如1~5 mA/cm2)進行電解,反應時間根據厚度需求調整(通常1~3小時),陰極表面沉積的氧化亞銅薄膜或顆粒經刮取或超聲剝離后洗滌干燥。
固相熱分解法:
步驟:以堿式碳酸銅(Cu?(OH)?CO?)或草酸銅(CuC?O?)為前驅體,置于管式爐中,在惰性氣氛(如氮氣)或弱還原氣氛(如氫氣與氮氣混合氣)下加熱至300~500℃,保溫1~2小時,冷卻后得到紅色氧化亞銅粉末,過篩分級后即可包裝。
溶劑熱法:
步驟:將混合溶液轉移至高壓反應釜,在120~180℃下反應6~12小時,反應結束后離心收集產物,用有機溶劑洗滌去除殘留有機物,真空干燥后獲得納米顆粒。
多元醇法:
步驟:以硝酸銅、醋酸銅或乙酰丙酮銅為銅源,在不同多元醇(如乙二醇、二乙二醇等)中加熱反應,通過改變銅源種類、多元醇種類及反應時間,可制備出立方體、球狀、空心球、核殼結構等不同形貌的氧化亞銅納米顆粒。
三、生物法
微生物法:利用某些具有還原能力的微生物(如某些細菌或酵母),將銅離子還原為銅原子,并同時氧化為氧化亞銅納米粒子。通過調控微生物的生長條件和反應條件,可以實現對納米粒子粒徑和形貌的調控。
關于我們:
陜西星貝愛科生物科技經營的產品種類包括有:合成磷脂、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、嵌段共聚物、磁性納米顆粒、納米金及納米金棒、近紅外熒光染料、活性熒光染料、熒光標記物、蛋白交聯劑、小分子PEG衍生物、點擊化學產品、樹枝狀聚合物、環糊精衍生物、大環配體類、熒光量子點、透明質酸衍生物、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、碳納米管、富勒烯,二氧化硅及介孔二氧化硅,聚合物微球,近紅外熒光染料,聚苯乙烯微球,上轉換納米發光顆粒,MRI核磁造影產品,熒光蛋白及熒光探針等等。
溫馨提示:僅用于科研,不能用于人體!
相關產品:
二氧化錳納米片
二氧化錳納米顆粒
氧化鎂納米顆粒
氧化鋅納米顆粒
中空介孔聚多巴胺納米顆粒
透明質酸納米顆粒
白蛋白納米顆粒
硒化鐵納米棒
硒納米顆粒
中空介孔碳納米球
碳納米球

